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赤水市全力推进党建扶贫“六大行动”计划

    信息发布者:杨旭亮
    2017-03-05 19:46:34   转载

    今年以来,赤水市以实现扶贫对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要目标,大力实施党建扶贫“六大行动”计划,对基层党组织职能职责,功能定位、基础保障进行科学设定,对基层党员队伍建设、作用发挥、考核管理进行严格规范,正在做到了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扶贫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扶贫成果,实现了基层党建和扶贫攻坚深度融合。

        大力实施素质提升行动。以村级基层党组织书记、下派“第一书记”、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成员及其农村创业带富党员为重点,开展扶贫资金正确、扶贫项目实施、扶贫效果评估等为主要内容的精准扶贫分类、分批、分期培训,让扶贫一线党员干部精准掌握政策、掌握技术、掌握方法,确保干部扶贫有能力,群众脱贫有自信。市级主体培训班于每年年初定期举行,乡镇(街道)专题培训班每年择时举办。农村创业致富全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48学时;村级基层党组织书记、下派“第一书记”、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成员不少于56学时。

        大力实施组织覆盖计划。推行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以17个乡镇(街道)党(工)委为核心,根据农村发展变化特点,按照属地原则在非公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及其村办企业等各类经济组织中覆盖党的组织和党工作,通过委派党建指导员联系企业开展工作、引导企业联系贫困村开展服务,在全市形成“区域化统筹协调、网格化管理服务、多元化参与互动”的党建扶贫工作格局。目前,全市已建立社会组织和非公有制“两新”组织149个,通过联村服务,扶持农业致富项目128个,投放扶持资金超过135.7万元。

        大力实施富民强村计划。推广村级集体经济党组织书记“项目领班制”,让全市17个乡镇(街道)、122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领办目标、领办项目、领办责任,建立“龙头企业+村级经济组织+基地+农户”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制,规范完善贫困户利益联接机制和输送机制,实践探索资产运营型、资源开发型、服务创收型、产业带动型、土地经营型等5种发展模式,实现村村有项目、村村有产业。目前,全市共规划实施村级集体发展项目78个,其中重点扶持52个,发放政财扶持撬动资金579万元,促发贴息贷款2038万元。截止目前,全市消除“空壳村”81个,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达到了939.8万元。

        大力实施头雁引领计划。着力选好配强乡镇党委书记、村级党组织书记、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乡镇党委书记考核体系,将扶贫攻坚工作成效与综合考核、班子运转、个人绩效直接挂钩。将村级党组织书记带领群众发展致富项目、带头创办致富项目作为评价村级班子实绩的关键指标,加大国家干部到村任党组织书记工作力度,到2016年,推动60%行政村国家干部担任党组织书记,贫困村“项目书记”全覆盖。深化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培育一批致富能手和产业大户,新发展党员30%以上创业带富本领。加强从农村致富带头人中培养党员和村干部的力度,培育农村扶贫攻坚的中坚力量。

        大力实施同步小康计划。以开展精准扶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强村级组织等工作内容为重点,建立贫困村“2111”(2名市直机关干部<含涉农干部>负责技术指导、1名乡镇副科级干部或副科级后备干部担任“第一书记”、1名农村知识青年、1名大学毕业生充实后备干部队伍)同步小康驻村精准选派常态化模式。严格管理和考核,实行“一人驻村、单位全员帮扶”,,确保“不脱贫、不脱钩”一定三年不变。目前,全市65支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共帮助引进各类项目500余个、协调解决各类资金3600余万元,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000余人。

        大力实施基础保障计划。坚持每年按照10%的比例倒排后进村,建立常态化、动态化的整顿机制,严格实行整顿销号,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党组织,开展问题整顿;对不胜任现职的党组织书记,进行坚决调整。对村干部报酬、工作运转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村级活动场所等情况开展每年开展调研排查,科学制订问题解决方案和具体解决措施,建立村级组织保障水平合理化增长机制,力争到2020年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目前,已整顿完成软弱涣散党组织14个,村级办公经费、村干部报酬和离任村干部补助同比分别增长近100%、30%和50%。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